初三物理
小米 2019-07-29 117 0 0 0 0
初中,初三,物理,初三物理,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1.分析法:把从所求结论追溯到已知条件的方法称为分析法。用分析法探求解题思路是初中解题中用得较多得的方法,也称为反推法。当遇到一个问题不知如何入手时,可从“结论”出发,一步步…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

  1.分析法:把从所求结论追溯到已知条件的方法称为分析法。用分析法探求解题思路是初中解题中用得较多得的方法,也称为反推法。当遇到一个问题不知如何入手时,可从“结论”出发,一步步往回探索,这样就会摸清路子。分析法解题的程序为:

  (1)反复读题找条件:找出题目给出的直接条件、间接条件及隐含条件;

  (2)确定对象作简图;

  (3)分析过程找规律:在分析过程中,找出解题所需要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4)返回列式求答案:按分析过程的顺序,一步步返回结论。

  分析法解物理题的好处:目标集中,方向明确,过程严密,由果索因,步步为营,理论根据充分,很容易成功,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假设法:在解答某些物理习题时,若能针对问题进行一些合理而又巧妙的假设,就会使问题易于理解,易于分析和求解,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有时对于某些习题的题设条件明显不足,给解题造成困难时,若能假设一些合理的条件,则会使问题迎刃而解。

  3.整体思维法:就是把彼此独立而又有一定联系的物体或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处理的方法。

  4.简化法

  这种方法是把题目中的复杂情境或复杂现象进行梳理,找出题目中的相关环节或相关点,使要解决的复杂的问题突出某个物理量的关系或某个规律特点.这样使复杂得到简化,可以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减少一些混淆和混乱,把要解答的问题解决.例如电路中的电流表可以当作导线,电压表当作断路对电路进行简化,判断电路是并联还是串联。

  5.隐含条件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审题,从题目中所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给出的物理情境及元件设备等各个环节中,挖掘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隐含在其中的条件,这种挖掘隐含条件能使计算环节减少,而且所得到的答案误差也小.

  6.极值法

  这种方法也叫端点法.它对不定值问题和变化范围问题的解答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用这种方法解答问题时,应改弄清要研究的是哪个变化的物理量的值或者是哪个物理量的变化范围,然后确定变化的规律或方向,最后用相对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概念,一个对应点一个对应点地计算取值.例如:连接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当滑片P从a端移到b端时,求电路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或者反过来告诉你某个表的示数变化范围,让你利用这些数据求某个未知物理量等。

  7.定义法

  就是根据物理量的定义式来直接求解问题的方法。比如利用速度公式v=s/t求速度;压强公式p=F/S(普遍使用)求压强;液体压强公式p=ρgh结合p=F/S求压力;浮力定义式

  F=F2-F1求解浮力等等。

  解题注意事项

  1.认真理解题意。为了便于打开思路,对试题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经常需要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或根据题意将“题干”中的一些信息迁移到图形上,从而“题形结合”形成一个直观的整体。

  2.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在物理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和“电压为220V” 等,我们在审题时只有抓住这些“题眼”,才可能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3.明确所求逆向思维。有些计算题的题干很长,甚至还有一些“干扰条件”包含在其中,这时候,如果从条件入手短时间不容易打开思路,而抓住所求量,联想相关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维,往往会势如破竹,使问题迎刃而解。

  4.关注细节问题。如单位要统一;相同符号所代表的几个物理量要用不同下标予以区别;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乱套公式;注意“同一性”,即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要对应“同一物体”和“同一时刻”等。

  5.对结果进行检查或初步判断。求出计算结果后,并非大功告成,如果时间允许,还要审查计算结果,看是否有错误或漏答。即使时间紧张,也要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例如,有同学在计算一瓶上标有"5L"字样,密度为0.92×103kg/m3的"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的质量时,得出4.6×103kg的答案,如果联系实际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不合理性。


Tag: 初中 初三 物理 初三物理
节点 : 初三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