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
小米 2018-11-22 147 0 0 0 0
初中,初三,数学,初三数学,(一)正确运用反馈原理,调节复习的进程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反馈的信息是复习的两大信息通道,教师一方面通过这个通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周围情况,找出学生认知上的缺口和漏洞,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及时…

  (一)正确运用反馈原理,调节复习的进程

  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反馈的信息是复习的两大信息通道,教师一方面通过这个通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周围情况,找出学生认知上的缺口和漏洞,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进度,及时采取补救或强化的措施,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模糊的概念得到澄清。

  总复习不是一课时就可以完成的,在复习的所有课时中,教师在每一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精讲和少讲,相对来说学生的练习量要大一些。要讲的知识也应该侧重于知识的系统化。练习的侧重点在于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牢固掌握知识,在设计总复习的课时教学计划时,可将数学结构安排成“先概括整理再练习”、“先练习再概括整理”、“边练习边概括整理”等几种形式。如果学生平时掌握较好、计算准确率高的题,复习一开始就可以全面展示各种简算题型,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题型进行分析、比较,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归纳出更具有一般性的简便计算规律。

  在新课时教学中,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可能出现漏洞和缺口,在总复习的时候最大的任务就是查漏补缺,可以避免在知识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更大的漏洞和缺口,而出现“一步掉队,步步掉队。要做好知识的漏洞和缺口,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分析,并相应调节复习的进程,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搞好漏洞和缺口的工作。

  (二)写好总结,把握规律

  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坚持"两先两后一小结"(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写好每个单元的总结)的学习习惯。善于归纳总结知识间的联系。

  (三)注重课堂,记好笔记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听当然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注意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提高数学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主要也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其次,听的时候不能光听,为了往后复习,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45钟课堂效果。

  再次,如果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种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有目的进行限时训练),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最后,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学习数学并非我做题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而是要将精力花在归纳总结上。特别对课本或课堂上出现的例题,只要善于总结,就可以了解这一小节数学内容有哪几种题型,每种题目的一般解法和思路是什么,从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题的能力。同时,每学完一个单元,要建立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将本章的主要思路、推理方法及运用技巧等转变成自己的实际技能。


Tag: 初中 初三 数学 初三数学
节点 : 初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