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
小米 2020-10-14 125 0 0 0 0
初中,初一,数学,初一数学知识点,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变形名称具体做法注意事项去分母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不含分母的项不能漏乘(2)注意分数线有括号作用,去掉分母后,如分子是多项式,要加括号(3)不等式两边同乘以的数是个…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变形名称具体做法注意事项

去分母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不含分母的项不能漏乘

(2)注意分数线有括号作用,去掉分母后,如分子是多项式,要加括号

(3)不等式两边同乘以的数是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去括号根据题意,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去括号均可

(1)运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

(2)如果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变号

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都移到不等式的一边(通常是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不等式的另一边移项(过桥)变号

合并同类项把不等式两边的同类项分别合并,把不等式化为或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只是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系数化1在不等式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若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1)分子、分母不能颠倒

(2)不等号改不改变由系数的正负性决定。

(3)计算顺序:先算数值后定符号

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要注意的是“三定”:一是定边界点,二是定方向,三是定空实。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寻找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从而列出不等式并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最后解决实际问题。

常见不等式的基本语言的意义:

(1),则x是正数;(2),则x是负数;

(3),则x是非正数;(4),则x是非负数;

(5),则x大于y;(6),则x小于y;

(7),则x不小于y;(8),则x不大于y;

(9)或,则x,y同号;(10)或,则x,y异号;

(11)x,y都是正数,若,则;若,则;

(12)x,y都是负数,若,则;若,则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据的整理:我们利用划记法整理数据,如下图所示,

2.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如下图所示:

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5.抽样调查分类: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6.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7.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8.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又称“子样”。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9.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10.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Xmin=0.03,的测量值Xmax=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

11.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并记为fn(A).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是频率。

(1)当重复试验的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fn(A)呈现出稳定性,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这种“频率稳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计规律性。

(2)频率不等同于概率.由伯努利大数定理,当n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频率fn(A)在一定意义下接近于概率P(A).频率公式:频数总体数量=频率

12.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

1. 计算 = ;      ;

2. 如图,已知△ABC中,AB=AC,BD⊥AC于点D,

∠DBC=20?,则∠A=     ?

3. 小强照镜子时,看到镜子中衣服上印有:

则小强衣服上的字应为

4. 一口袋中有红球3个、白球若干个,若任意摸出一个,

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则袋中有白球     个

5. 如图,△ABC的角平分线DB、DC是相交于

点D,EF过点D,且EF∥BC,若BE=4,CF=3,则EF=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拉力,火炬手达到21780人,把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人(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7. 近似数3.1万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

8. 小明在镜子中看到身后的时钟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

9.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80 %”.对此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水

(B)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水

(C)明天肯定下雨

(D)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11. 如图,是甲、乙两人从A地往

B地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

(1)A、B两地相距     km

(2)甲的平均速度为    km/h

乙的平均速度为     km/h

(3)甲比乙早出发    小时

(4)谁早到B地,早到多少时间?

(5)根据以上条件,请列出方程,求出乙出发多少时间追上甲?

12. 如图所示的方角铁皮,要求用一条直线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案(用铅笔画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或简要的文字说明).

13题图 14题图

13. 如图,△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①当D点在BC什么位置上时,DE=DF?说明理由;②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你能否再写出和①中不一样的条件,使得DE与DF相等。请写出两个这样的条件,但不要说明理由。

14. 如图,在△ABC中,∠B=90?,斜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垂足为点E,∠C=40?,

求∠BAD的度数


Tag: 初中 初一 数学 初一数学知识点
节点 : 初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