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阿多 2019-08-14 113 0 0 0 0
高中,高三,高三物理,物理知识点,高考物理实验步骤知识点高考物理常见考法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

高考物理实验步骤知识点

高考物理常见考法

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高考物理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实验原理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 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

② 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⑵电火花计时器

① 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

② 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③ 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高考物理系列的点迹。

⑵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

②用v-t图法:即先根据vn=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高考物理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n-1)t。

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注意此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才适用)。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x1、x2、x3…,读数时应估读到0.1mm。

8、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

①细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行;

②滑轮和车轮灵活;

③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

高考物理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求解、有效数字的说明。

高考物理实验题得高分的方法总结

(1)独立完成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实验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要在明确目的、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步骤要很熟练,并且要真正理解实验的每一步,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另外,还要求学生能有创见地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控制实验条件促成达到实验目的方面积极进行独立思考,比如改变了哪些实验条件,又会有怎样的实验结果,类似这样的思考,可以让高三生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更深刻的体会每个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做到独立思考这一步,高三生将会很轻松的应对考试中出题老师对实验条件的变换。

(2)会运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

要学会掌握做某个或某几个所列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经自己消化吸收后能举一反三,能够用以完成其他类似的实验,或设计某些实验。比如用比较法测电阻的实验内容,也不属于前述所列实验范围。但所涉及的一些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都在考试说明要求的实验范围之内。

(3)正确使用在所列实验中用过的仪器

考试说明中写明的、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要会正确使用仪器,就需要列它的性能、功用、规格、使用规则、读取数据的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地对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另外对于一些误差的产生,也要加以重视,很多时候,实验类题型出题会涉及到误差。要会从实验要求出发选择符合需要的仪器或量程。在高考中将选择仪器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电路等相结合,常常是深入考查实验能力的方式。

(4)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要从实验目的出发、结合实验原理进行。

对于实验中获得的原始数据(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如何根据相关规律进行止确处理并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是实验效果如何的关键性一步。如果这一步没有完成,不仅是功败垂成,也是实验能力有缺陷的一种表现。在处理分析数据时要能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必要时要能用函数图象作图法正确处理数据,要会发现实验的误差,并能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


Tag: 高中 高三 高三物理 物理知识点
节点 : 高三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