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2022-12-19 70 0 0 0 0
法律知识,法律问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可以通过抗诉方式进…

2022年1月1日起,第四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是人民法院审理和执行民事案件在程序方面的基本法律依据。为强化多元解纷司法保障、促进司法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建立“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构建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社会治理模式,让人民群众更加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决纠纷,贵州高院将围绕司法确认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独任制审理、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等方面,结合修法背景、修法重点及实践案例、动态亮点,进行详细解读。

新民诉法适用速递(一):司法确认程序

【法条链接】

新民诉法适用速递(一):司法确认程序

修改前:第一百九十四条 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修改后:第二百零一条 经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双方当事人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下列人民法院提出:

(一)人民法院邀请调解组织开展先行调解的,向作出邀请的人民法院提出;

(二)调解组织自行开展调解的,向当事人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调解组织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调解协议所涉纠纷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向相应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

【法条解析】

司法确认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的一种,它是依据双方当事人申请,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外达成的民事调解协议进行自愿性、合法性的审查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的非讼程序。司法确认程序有两大特点:一是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弥补诉讼外达成的调解协议效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司法确认程序无需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为当事人节约一定成本。

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将司法确认程序适用范围从原来的“人民调解协议”扩展至“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这为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如消协、妇联等)参与社会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相应保障。在司法确认管辖方面,本条区分了受法院邀请调解和自行开展调解的管辖,将自行调解申请司法确认的受理法院范围扩大至三地法院,同时也考虑了级别管辖的相应情形。

【典型案例】

云岩法院“在线调解+司法确认”解决跨省难题

2022年1月4日,原告刘某以被告毛某某欠付货款合计人民币63000元为由,向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毛某某归还货款63000元及资金占用费8221.5元。因被告毛某某在浙江省务工,疫情期间回黔参加诉讼不便且花费较大。经询问原、被告双方均有调解意愿,遂经该院负责诉调对接工作的人员介绍,双方同意选择云岩区民商事案件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诉前调解。经过调解,原告刘某在线下、被告毛某某在线上达成调解协议:毛某某确认欠刘某63000元,该款项毛某某于2022年1月31日前支付给刘某25000元;从2022年2月开始,每月28日前向刘某支付3000元至所欠款项付清为止。原告刘某于达成协议次日向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该院于当日作出司法确认裁定书,并于2022年1月13日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送达,该案从起诉到审结历时仅10天。

(司法确认案件承办人: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 岑兰)

延伸解读

一是准确把握确认调解协议案件范围。1.以下案件类型不能通过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包括申请确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收养关系等身份关系无效、有效或者解除的案件;涉及适用其他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审理的案件;调解协议内容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确权的案件等几类案件。2.适用司法确认案件需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及收到申请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二是严格掌握对案件材料的审查。1.审查申请书: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是否具体明确、申请司法确认的内容是否具体明确、申请书的落款部分相应的签名盖章是否完善等;2.审查身份手续:申请主体是否系调解协议主体、代理人授权委托手续是否合法有效、授权事项是否明确具体等内容;3.审查证据材料:案件属于司法确认案件范围、当事人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案件是否具有关联性,审查调解协议内容是否明确、规范、合法,具有操作性。

三是加强甄别虚假诉讼行为。实践中司法确认程序易出现双方当事人通过恶意串通达成调解协议后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进行虚假诉讼的情形。因此,法院在确认调解协议案件中应当着重审查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基础交易关系,双方申请确认的债权债务是否属实等问题。对于虚假诉讼高发的房屋拆迁、分家析产、继承、民间借贷等案件类型,要加大实质审查的力度,并结合法律规定对调解协议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是否违背公序良俗或者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进行审查。


Tag: 法律知识 法律问答
相关内容
节点 : 法律知识